近些年来,对素质教育的呼吁已经快要让我们的耳朵磨出老茧来了,然而这种呼吁的急切却往往只是反映了现实的不如意。可以说,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的挥舞下,急功近利的行为处处可见,而许多至关重要的教育内容被牺牲掉了。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来说,科学教育就不幸属于被牺牲掉的部分。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风起云涌的今天,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全面人格、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才的意义不言而喻。面对未来社会,我们很难设想一个缺乏对科学的基本了解和创新精神的一代人能够承担起与其他民族竞争的重任。然而,对教育状况有所了解的人就会发现,小学生科学教育的地位是偏弱的,教学方法是落后的,教学的效果是令人怀疑的。某种程度上,代表小学科学教育主要内容的自然课的教学一般局限于知识记忆,其考察也局限于纸面上的“做题能力”。出现的问题是,孩子们未能养成基本的动手习惯,甚至有的孩子视动手为畏途,反映在现实中则是缺乏生存、生活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也未能培养出对科学的兴趣,面对大自然的神奇奥秘往往无动于衷;灌输式的教学使他们往往误认为科学是终极真理的体系,而不能理解科学其实是处于不断发现、更新的变动之中的。套用伟人的一句话,科学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而且这种科学教育应该是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的,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为目的的。
据有的材料介绍,前不久颁布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又增加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内容,专门设置了思维技艺、创造技艺、创造活动等课程。韩国在其为迎接历史大变革而制定的“国家生存战略”中提出:“中小学实行以知识记忆为主的教育向以培养创造力为重点的教育转移。”笔者认为,在我国中小学的科学教育中,也亟需增加面向创新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尽管有的不一定安排在课内。
最近笔者看到一套“小学生多功能实践入门”(盛如梅、詹以勤主编,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就是一套体现创新和动手精神的科学教育的课外教材。这套书分两种,分别是《科学试验入门》和《发明入门》。前者设计的58个试验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试验者亲身实践了解一些科学原理,其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拓扑学、直升机、电池、陀螺仪、大气压力、“基因指纹”、听诊器、光的折射、电影、温室效应等众多事物的原理。后者则介绍了34项小发明,例如升降笔筒、球面圆规、三角形日历、树裙、猪娃哺乳器、蜂窝煤起子、足球射门记分网等。由此可见,这两本书提供的内容已远远超过了课本内容的范围,大大开阔了孩子们的科学视野。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动手的特性。例如《科学试验入门》介绍的一项项科学原理都是通过一个个有趣的实验呈现的,并没有太详尽的文字讲解。做过了纸直升飞机的实验,听过了竹蜻蜓的故事,对直升飞机的工作原理至少会有一直观的了解,同时也能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做过自制温室的实验,那么理解起温室效应来,就不会是一件难事了;如此等等。某种程度上,理解事物的科学原理也许并不重要,只要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在他们的心中种下好奇的种子,那它迟早会生根发芽的。种种小发明的动手实验则有助于孩子们培养创造精神,了解发明创造的技巧、方法和遵循的规律。可以想象,一个爱动手,不时做出一些或巧或拙的小发明的孩子,是多么可爱呀!
以前曾经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科学家天生动手能力弱,善于理论研究,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不同意这个说法,他认为华人科学家虽然有一部分似乎做实验的能力偏弱,但也有如丁肇中、吴健雄这样优秀的实验物理学家。他指出,实验能力弱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缺乏必要的训练造成的。因此,从小就加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则有望培养出理论、实验俱佳的新一代科学人才,也才能扭转某些人认为华人科学家天生不善动手的错误认识。
“小学生多功能实践入门”在编排上也很有值得赞赏之处。除了实验的详细指导,两本书中都有科学小故事的内容,既开阔了读者的视野,又增强了书本身的可读性。《发明入门》中发明方法的介绍,可谓“金针度人”,能够切实提高孩子们的发明创新的能力。其它如“小发明课题集锦”、“动动脑”等栏目,也都颇具匠心,展示了启发式教学的魅力。
我国从1982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涌现许多获奖的小发明家。他们的作品有的已经投入生产,变成了社会财富,这是十分可喜的事情。著名科学家茅以升说过:“小发明是大发明的序幕。”如果能够切实推进面向创新的科学教育,从小培养动手能力,开发创造潜能,则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涌现高素质的新一代将不会是太遥远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小学生多功能实践入门”是非常有价值的尝试,也是值得向广大小学生、老师和家长推荐的一套书。